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初中七年级语文《社戏》教案设计

来源:语文天地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七年级语文《社戏》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七

《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七年级语文《社戏》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七年级语文《社戏》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的:

1.积累有关的基础知识。

2.学习本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的技巧,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背景。

2.整体理解课文。

3.理解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本课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先生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1922年前后,作者看到了曾饱含热望的辛亥革命终遭夭折的悲惨结局,能够推动中国走向光明的力量究竟在哪儿呢?鲁迅先生在《社戏》中由看京戏引发的强烈的失望之情,而倾注更多的笔墨和激情在那一群生龙活虎的农村少年身上。这里暗含了作者的社会理想。“戏场小天地,天地大戏场”,在鲁迅的眼里,中国的戏院不过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他对中国戏院的观察与感受实际上就是对中国社会与国民性的认识与发现。有人认为看京戏的过程的描写,几乎每一处都含有某种象征意味,在鲁迅的心目中,“那夜似的好戏、好豆”已经成为某种生命形态和境界的象征,那么舒展、自由,那么沉静而柔和,那么和谐而充满情趣。我们今天学习《社戏》看同学们能从中读出怎样的理解。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小说写作的对象,用序号标出意义段,要求体现小说的结构特点,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在此基础上理解小说的结构与中心。

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下列词语:

(1)倘:连词。有“如果”的意思,表示假设。?(2)大抵:副词。有“大多”、“多半”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的基本估计。

(3)相仿:大致相同。仿:类似。(4)欺生:欺负新来的生人。

(5)怠慢:冷淡。怠:轻慢。慢:态度冷淡。(6)诚然:副词。有“确实”的意思。

(7)舒展:原指伸展得开,不蜷缩。本课是“舒畅”的意思。

(8)潺潺;本课形容船头激水的声音。

(9)朦胧:月光不明。本课用作动词,是“模糊起来”的意思形容词,泛指(光线、物体、思想、意识等)模糊、不清晰。

(10)歌吹:歌声和乐声。(11)屹立: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屹:山峰高耸的样子。

(12)疏疏朗朗:形容稀疏的样子。用作

(13)扫兴:正当高兴的时候,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情而兴致大减。兴:兴致。

(14)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葛:葛藤,比喻纠缠不清的关系。

一、探究结构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小说的一般结构方式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看社戏的时间、地点和机缘。

第一部分(第1-3节)盼社戏--归省乐土乡间生活的小朋友

乡村乐事:钓虾、放牛。

好事多磨

第二部分(第4-30节)看社戏--趣味横生月夜出航

船头看戏

归航偷豆

第三部分(第31节到完)忆社戏--终生难忘

2.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讨论并归纳:写了A.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B.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C.看社戏前的波折;D.夜航去看社戏途中;E.去赵庄看社戏;F.看社戏后归航偷豆吃;G.六一公公送豆。

详写的是:CDEF。略写的是:ABG

3.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讨论并归纳: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去赵庄看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吃详写,其他情节与看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二、探究中心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1.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明确:作品通过看社戏的经过,表达了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2.本文表达的中心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启示?

总结固趣:

本文作者围绕看社戏,浓墨重彩地铺写看社戏前的波折。去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看社戏的过程和看戏后归航偷豆,读来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而对于得以看戏的机缘,看戏后的余波,作者则简略带过,用笔十分高明。详略之间,又并非简单化的截然分开的。详写中也间杂着略写(如母亲深夜候船),略写也绝不是都作笼统的交代(如放牛钓虾的乡间生活就写得充满情趣)。这些写法,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文章来源:《语文天地》 网址: http://www.ywtdzz.cn/zonghexinwen/2020/0818/474.html



上一篇:《“体贴”--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特质》语文阅
下一篇:初中语文古诗文名句

语文天地投稿 | 语文天地编辑部| 语文天地版面费 | 语文天地论文发表 | 语文天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语文天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